《国际商法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以第六章“我国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为例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章节名称:纠纷解决
授课专业:一年级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教师:张小号
课程与案例简介:《国际商法概论》围绕国际货物贸易主线,系统探讨了国际货物贸易从合同磋商到纠纷解决全流程所牵涉的核心法律问题,共设计了“基础理论篇”“合同篇”“商主体篇”“国际结算篇”“知识产权篇”和“纠纷解决篇”六篇内容。通过本课程,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能较为全面地掌握上述六个领域的法律专业知识及核心术语的中英文表达,最终服务于法律翻译的精准性、规范性和专业性质量要求。
“纠纷解决篇”是本课程最后一篇内容,旨在探讨商事活动中纠纷解决的路径及抉择,特别聚焦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这既是我国优秀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目前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心的重要举措。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还就纠纷解决提出了“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指导思想。因此,我国的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本案例从目标设置、内容提炼、教法实施、教学反思等方面阐明课程思政设计意图。
1.教学与育人目标
1.1知识传授目标
1)民商事主体在抉择纠纷解决方案时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2)成本视角下的纠纷解决方案抉择——各民商事纠纷解决方案的程序、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3)围绕三大替代性争议解决方案(ADR)和诉讼等纠纷解决方案的中英文术语及规范性表达、典型双语合同仲裁条款。
1.2能力目标
1)面临纠纷时,能根据纠纷具体情况做出最佳纠纷解决方案选择,以最低成本解决民商事纠纷;
2)初步了解仲裁和诉讼程序规则,能准确权威地提供调解、仲裁或诉讼语言服务,如法庭翻译、合同纠纷解决条款的起草;
1.3思政育人目标
1)深切领悟我国“以和为贵”的纠纷解决思想以及这一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与时代意义,增强文化自信;
2)全面了解我国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部门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进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知晓我国目前正努力把我国打造成为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心的宏伟蓝图和现有成果,增强制度自信;
3)系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指导思想的内涵。
2.教学策略与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2.1教学策略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使用了双语术语驱动教学法、对比教学法、文献研读法、理论—实践—实务贯通式教学和教学—项目实践—科研联动等教学策略与方法。
1)双语术语驱动教学法
本案例以双语术语驱动为基本教学策略进行推进。考虑到对于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纠纷解决语言服务是涉外法律语言服务的重要方面,纠纷解决相关的术语和规范性表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双语核心术语的学习,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两张皮”的问题。
2)对比教学法
案例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
横向对比是指对比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民商事纠纷处理方面存在的差异,明确指出西方国家是以诉讼为核心的纠纷解决思想,与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方法处于中心地位的纠纷解决路径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引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和成效。
纵向对比是指历史对比,主要比较我国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代表性的纠纷解决思想,核心术语包括陕甘宁边区时期的“马锡五审判模式”、上个世纪70年代形成的“枫桥经验”和十八大提出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通过历史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民商事纠纷解决策略。
3)文献研读法
案例教学过程突出强调文献研读法的使用。这里的文献研读法并不是指课程主讲人员在教学准备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而是指鼓励和引导学生动手挖掘一手文献资源,进一步深切领悟我国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内涵、演变过程和发展现状。在这方面,我国保存着大量不同历史时期的一手史料,通过鼓励学生们自己动手检索并分析历史史料,帮助学生们直观地感悟思政育人元素的真实性和时代性,增强制度自信,并有利于锻炼学生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4)理论—实践—实务贯通式教学。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司法实践相结合,将抽象的民商事法律规则具象化,还充分发挥课程团队成员律师、仲裁员、口译员、省级涉外法治人才的经历与资源优势,力求将商事纠纷解决法律规则在调解、仲裁和诉讼实践中的微观运行以及涉外法律语言服务的社会需求、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细致呈现。
5)教学—项目实践—科研联动
将纠纷解决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判决书、合同等翻译项目实践以及围绕纠纷解决相关的科学研究课题进行串联。学生们在充分了解关于纠纷解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较好地完成合同纠纷解决条款的起草、民事判决书的翻译、庭审口译等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语言服务项目。案例教学过程中,不断析出研究项目选题,鼓励学生们申报校级科研项目,深度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强化思政育人效果。 2.2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2.2.1课前准备
在案例教学开始前,要求学生完成以下课程准备工作:
第一,观摩一场中外法院民商事案件庭审实况视频,初步了解以诉讼方式解决民商事争议的基本流程,初步思考诉讼方法解决民商事争议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第二,文献检索,查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纠纷解决方面的最新论述。
【设计意图】帮助同学们初步了解通过诉讼方法解决民商事纠纷的繁琐过程和高昂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纠纷解决思想所要应对的现实问题。
2.2.2课中
1)思路开启
课程通过两个阶段导入教学主题:
首先是观看“马锡五断案”短视频,该视频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展示了陕甘宁边区时期马锡五法官如何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运用调解等手段解决民事纠纷。
在观看完短视频后将进入问题导入环节。在这一环节,学生们分别被赋予当事人、仲裁员、律师、法官角色,以日常生活、就业创业和商业经营为背景,思考以下问题:
(a)民商事纠纷在所难免,解决民商事纠纷的选项有哪些?
(b)解决民商事纠纷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c)哪一种纠纷解决方案最恰当?
这些问题切中了所有纠纷解决知识的核心,能够让同学们站在纠纷参与各方的立场上考虑纠纷解决路径的抉择。
同学们能够提出的纠纷方式抉择因素主要有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但往往会忽略心情成本、商业信誉成本、合同机会成本以及隐私暴露成本。同时,聚焦本课程的国际属性,通过分享一组数据,阐明在国际商事纠纷解决过程中仲裁相比诉讼更受偏爱的事实,以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设计意图】短视频的运用一是要激发学生们对纠纷解决的兴趣,二是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即便是在陕甘宁边区时期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也一直在不断探索民事纠纷解决路径。系列问题的提出,引发了讨论兴趣,也同时揭示了民商事纠纷解决的复杂性。
2)术语铺垫
在对比讲解纠纷解决相关的具体知识时,案例教学以核心双语术语为线索展开,具体包括两组:
第一组——一般性纠纷解决术语,包括:
dispute resolution(纠纷解决)
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替代性争议解决方案)
negotiation(协商)
mediation(调解)
arbitration(仲裁)
litigation(诉讼)。
第二组——中国特色纠纷解决术语:
Multi-tiered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Fengqiao Experience(枫桥经验)
three-in-one trial mode(三审合一)
specialized court(专门法院)
IP court(知识产权法院)
IP tribunal(知识产权法庭)。
【设计意图】(a)通过核心双语术语展开本案例的知识框架图谱,有利于在开篇帮助同学们在头脑中形成有关纠纷解决的整体知识框架;(b)双语术语能力素养是专业语言服务精准性、权威性和规范性的保障,对于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未来从事与民商事纠纷解决以及合同相关的语言服务时,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都离不开这些双语核心法律术语的支撑;(c)由于术语是信息的高度凝练总结,在以双语术语展开案例教学的同时,就已经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关于纠纷解决的探索进行了初步展示,一方面降低了学生对核心法律知识点理解的难度,另一方面可以确保思政育人元素的聚焦。
3)对比展开
考虑到所涉纠纷当事人在抉择时需要参考的因素多种多样,同时也考虑到可供选择的纠纷处理方式种类繁多,案例教学主体部分围绕着横轴和纵轴对比的方法展开。
横轴是纠纷解决的各类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心情成本、丧失合同机会成本、商业秘密泄露风险等;纵轴则为协商、调解、仲裁与诉讼等具体纠纷解决方法。
通过调研数据并细读《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法条,并结合课程团队的律师和仲裁实务经历,得出如下结论:
(a)协商解决纠纷:时间和经济成本低,保密性好,有助于维持未来合作,缺乏专业性,未必是最公正的结果;
(b)调解解决纠纷:时间和经济成本低,保密性低于协商解决纠纷,有助于维持未来合作,但缺乏专业性;
(3)仲裁解决纠纷: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低于诉讼,速度快,保密性好,专业性强,但一裁终局、缺乏二次救济的机会;
(4)诉讼解决纠纷: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最高,保密性差,会占用大量的司法资源,两审终审意味着有二次救济的机会。
除以上比较内容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横向比较内容是中外对比,不仅包括每一种纠纷处理方式在不同国家应用的具体情况,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发掘西方国家偏爱诉讼这一纠纷解决理念,衬托出我国传统的“以和为贵”的纠纷解决思想及时代内涵。
对比阐释过程中强调法条的研读,重视用数据说话。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细读法条的能力,以便于同学们在学完本课程之后碰到具体法律问题时,能够自行解决一部分问题。用数据展示我国各个方面取得的成果是增强思政育人说服力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讲到知识产权法院建设成就时,可以以代表性知识产权法院2023年处理的知识产权案件立案数量和结案数量两组数据,揭示我们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建设的必要性和明智之举,同时也明确了我国人民法院受案压力非常大,进而印证了我国强调建设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必要性,也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指导思想的科学性。
【设计意图】横轴纵轴交错的对比方法,能够非常直观地将各类纠纷解决方式的优势和劣势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同时也不言自明地展示清楚为什么我国目前比较重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提到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这一指导思想。
2.2.3课后任务
1)课程论文选题摘要 国际商法概论课程一块重要的形成性评价内容是要求学生们围绕我国法治建设成就或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个具体方面,撰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英文课程论文,并鼓励学有余力者在英文课程论文基础上制作英文短视频,以获得附加分。英文短视频将在国内外平台(如哔哩哔哩、抖音)等上线,以宣传中国法治成就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英文课程论文的选题来源包括学生自选和教师推荐两类。在本章结束后,课程团队将向选课学生推荐以下与民商事纠纷解决相关的选题供学生们选择:
(a)Jurisdiction of patent disputes in China(中国专利诉讼案件的管辖)
(b)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s and tribunals in China(中国的知识产权专门法院与法庭)
(c)Arbitration institutions for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disputes in China(中国国际商事仲裁机构)
(d)China’s plan to enact a specialized procedure law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tigation(中国准备制定知识产权诉讼专门程序法)
(e)China’s guiding case system: problems to solve and new development(中国的案例指导制度:拟解决的问题与最新发展)
(f)Xi Jinping’s latest comments on dispute resolution(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纠纷解决的最新论述)
选课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一个主题,撰写150字左右的摘要,经与任课教师讨论后确认选题。
聚焦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课程论文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思政育人效果,并且将学生由参与者变成贡献者,有利于学生们发挥专业优势,对外输出我国救济解决机制建设成就与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纠纷解决思想。
2)《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分组术语整理
要求学生们结成小组,结合中英对照的《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立法文本和相关研究文献、判例,归纳、整理本章所涉及的双语法律术语,每位同学需至少整理30个术语。评价指标包括:术语本身和归类的准确性;格式的规范性;术语的权威性。
3.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成效与反思
3.1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成效
1)知识传授成效:通过广泛运用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方法,应用双语术语驱动教学法,结合各类文献的细致研读,使得同学们对民商事纠纷各解决路径的内涵、成本及流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对未来围绕着纠纷解决的专业语言服务需求、内容与能力要求也有了较为充分的积累。
2)能力培养成效:学生面临民商事纠纷时,有能力较为准确地从各类纠纷解决方式中选择恰当的纠纷解决方式,特别是熟知以仲裁为代表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和诉讼之间的对比。更为重要的是,同学们知晓了合同起草与谈判过程中如何尽可能地避免潜在纠纷,并在合同条款中纳入符合当事人意愿的纠纷解决条款。
3)价值塑造成效:价值塑造情况令人满意,成效明显,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本,使得学生们直观、切肤地感受到我国目前民商事纠纷处理机制的现状和成就,感受到了我国不同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类主体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商事纠纷解决方式所做出的努力,领悟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指导思想的必要性、前瞻性和实践价值,同时也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思想的时代内涵。
本案例带领学生们细致观察了我国在民商事纠纷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方面的突出成就——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它既是我国自陕甘宁边区时期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民商事纠纷解决探索中经验的汇总,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纠纷解决思想的核心之一。
基于教学过程中对我国民商事纠纷前沿理论与实践的深度挖掘,课程负责人先后获批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两项,获2023年度校级思政课教师“大练兵”“课程思政”组教学骨干称号,2024年获校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暨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课程负责人先后获评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级法治人才库涉外领域专家学者等称号,入选中国法学会科技法研究会理事。在课程和案例建设方面,本课程获批2022年度研究生课程思政“三进”示范课程专项项目立项并顺利结项,一个教学案例入选《西安外国语大学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教学案例汇编(第二辑)》。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截至目前,共指导学生获批校级研究生科研项目立项两项、本科生科研项目立项一项,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三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两项
3.2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反思
1)课程思政反思:从教学形式上来看,虽然运用了不同类型文本,然而总的来说不如观摩现场的纠纷处理过程(如调解过程、诉讼过程)那么直观,因此思政育人的形式仍需要进一步创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结合学院活动安排,组织学生前往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现场观摩一起合同案件或知识产权案件庭审过程。庭审现场观摩还可以强化同学们对法律、司法审判过程的敬畏之心。另一种解决方法是与法院协商,组织一次法院庭审进校园活动,由法院把民商案件的审理活动安排在校园内。
2)知识传授反思:对于一门双语课程而言,如何均衡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服务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双语课程难以有效协调的问题。简单来说,过于专注专业知识传授会忽略语言服务能力的培养;而过于强调语言服务能力的培养,又会出现重语言、轻知识的效果,这也就是双语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对于这一问题,在专业知识信息量巨大的情况下,只能够依赖学生课后时间的有效调配。然而在现在,许多学生课外学习和动手能力积极性都不足,未来需要通过对评价机制进行适当调整,以解决这一问题。
3)能力培养反思:最主要还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也就是说由于缺乏参与调解、仲裁与诉讼的机会,因此学生对能力的锻炼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纸面或者说是在一定程度上有“纸上谈兵”之嫌。这个问题依然是需要通过现场观摩或者是模拟法庭等活动安排予以解决。
总之,我国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高度凝结了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是中国法治建设成就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个闪光点。运用双语术语驱动教学法、对比教学法、文献研读法,采用理论—实践—实务贯通式教学,并将教学—项目实践—科研相串联,详细展示了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纠纷解决方法在内的不懈探索,以及我国将中国建设成为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心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