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高端翻译人才核心课程建设研讨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教指委专家及翻译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自设DTI的多所院校代表、多家企业代表参加会议。教指委委员党争胜教授、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赵毅慧、教师代表杨晓华教授参会。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教指委主任委员于涛,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于飞,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教指委专家委员会主任黄友义分别致辞。8所首批DTI授权点代表分别介绍了各校核心课程的设置理念与特色内容。在自由讨论环节,专家们聚焦核心课程的通识性、师资与资源共建共享、行业实践融合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赵毅慧系统介绍了我校DTI课程体系的教育理念、课程群关系、实践平台建设等情况,并详细解读了核心课程“中国文化对外译介”和“文学作品翻译与批评”,表示西外DTI核心课程建设立足陕西与西部的区位优势,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系统学习,注重提升学生审美判断力和批评性思维,突出面向国际受众的译介策略与传播路径,力求打造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广度的教学体系。

赵毅慧表示,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将与头部语言服务企业共建“AI驱动型翻译实践基地”,通过产教融合与数智赋能的双轮驱动,打造“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智慧教学平台”,融合机器翻译译后编辑、AI辅助质量评估、多模态语料挖掘等智能工具,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演进同步更新,致力于培养既精通语言艺术又掌握智能技术的新型语言服务人才。
赵毅慧指出,翻译专业教育正从单一语言转换向跨学科、智能化、战略化方向全面升级。西外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通过“高端翻译人才培养联盟”等平台,加强资源共享与机制协同,共同推动DTI教育迈向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富成效的发展新阶段,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提供战略性人才支撑。
(文 杨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