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吉林外国语大学召开。中国外文局、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指委专家、第一批翻译博士专业学位(DTI)授权点及申请自设DTI的多所院校代表参加会议。我校二级教授、教指委委员党争胜、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赵毅慧受邀参会。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教指委主任委员于涛在视频讲话中指出,DTI建设一要坚定正确方向,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二要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把握技术发展先机;三要汇聚联动合力,充分整合高端翻译人才培养联盟院校的优势禀赋。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原一级巡视员唐继卫在讲话中指出,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应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构建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等四个方面形成共识。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教指委专家委员会主任黄友义指出,在“翻译中国”的时代背景下,DTI培养的重点之一是高端实践型中译外人才,助力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
DTI授权点负责人围绕DTI培养方案、导师遴选、评估机制以及首批翻译专博培养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讨论。各方就高端翻译人才培养联盟运行机制等重点议题交流研讨并达成共识。赵毅慧围绕我校DTI招生布局、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专题汇报,详细分享了在高端翻译人才培养领域的探索经验与特色做法,引发参会嘉宾的关注与共鸣,为兄弟院校开展DTI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此次参会是我校主动对接全国翻译教育发展前沿、深化校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对完善我校DTI人才培养方案、创新DTI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吸收借鉴先进经验,推动翻译学科高质量发展,助力培养更多适配国家战略需求、具备国际传播能力的高端翻译人才。